“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是在公务员考试面试过程中重复的频率一直很高,直接反应了在面试准备的过程中综合分析应该作为重中之重,而考生在综合分析备考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话少甚至是无话可说的瓶颈,为了考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此类题目,一方面需要考生在获得面试资格之前就要对社会热点,新闻评论等方面进行关注与总结,而另一方面需要对答题思路进行相应的总结。
考生如果做到了上面的两点,在练习的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模板话的问题而导致考场失利。例如“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监督部分加大处罚力度”等,这些话不光是考生,更重要的是考官会产生比较厌烦的抵触情绪,但是从答题的角度上去研究,某些方面又不得不提,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能够将答题思路与题目联系起来,将“相关部门”化为具体部门,“相关法律”化为具体法律,“相关监督部门”化为具体的执行部门,做到就题答题,方能解决模板化痕迹较重的问题,也容易在答题过程中展现考生的思考深度与答题两点。具体的方法:
了解国家主要行政部门的职能划分,作为一名致力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不仅仅为了答好面试题目,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对自己的岗位所涉及的部门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准备综合分析面试热点的过程中随时利用网络工具对热点的领域以及相应的行政负责部门进行搜索,及时的进行知识储备。
【例】如何看待目前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参考答案】
食品作为人类最直接、须臾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声誉。各级监管部门对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期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凸显了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暴露出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缺位的问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部门之间推卸责任的行为,折射出某些监管人员监管理念的偏差,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
我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多头监管、互相推诿的漏洞。
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这种体制虽然有利于各司其职、发挥优势,但有时会产生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现象。
第二,部分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监管职责不到位。
正是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漠视,对不法行为的纵容,才酿成食品安全事故。
第三,某些地方政府尚未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针对食品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和事故多发的状况,我们必须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固护卫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食品安全防护网”。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全程监管是关键。
在目前分段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突出全程无缝监管,不留死角。要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避免职责交叉,消除监管空隙,确保监管工作统一、协调、有效。现阶段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完善制度是保障。
食品安全牵涉众多领域,一套完善、全面的法律制度体系对于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要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标准制度等。
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延伸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视角,弥补了相关部门常规监督的不足,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强大合力。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从田间到餐桌,还是从牧场到厨房,每一条食品“进口”之路都会越走越安全,给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切实的保障。